- Apache Flink 文档
- 概念
- 数据流编程模型
- 分布式运行时环境
- 教程
- API 教程
- DataStream API 教程
- Setup 教程
- 本地安装教程
- 在 Windows 上运行 Flink
- 例子
- 批处理示例
- 应用开发
- 项目构建设置
- Java 项目模板
- Scala 的项目模板
- 配置依赖关系,连接器,库
- 基础 API 概念
- Scala API 扩展
- Java Lambda 表达式
- Flink DataStream API 编程指南
- 活动时间
- 事件时间/处理时间/摄取时间
- 活动时间和水印
- 状态与容错
- 算子
- DataStream 转换
- 物理分区
- 任务链和资源组
- 流连接器
- 旁路输出
- Python 编程指南(流)Beta
- 测试
- 实验特点
- Flink DataSet API 编程指南
- 数据集转换
- 容错
- 在数据集中压缩数据元
- 迭代
- Python 编程指南 Beta
- 连接器
- Hadoop 兼容性测试版
- 本地执行
- 群集执行
- Table API 和 SQL
- 概念和通用 API
- 流处理概念
- 连接到外部系统
- Table API
- SQL
- 内置函数
- 用户定义的源和接收器
- 用户定义的函数
- SQL 客户端测试版
- 数据类型和序列化
- 为 Flink 程序注册自定义序列化程序
- 管理执行
- 执行配置
- 程序打包和分布式执行
- 并行执行
- 执行计划
- 重启策略
- 类库
- FlinkCEP - Flink 的复杂事件处理
- 风暴兼容性 Beta
- 项目配置
- 执行 Storm 拓扑
- 在 Flink 流程序中嵌入 Storm 算子
- Flink Extensions
- Storm 兼容性示例
- Gelly:Flink Graph API
- 图 API
- FlinkML - Flink 的机器学习
- 最佳实践
- API 迁移指南
- 部署和运营
- 集群和部署
- 独立群集
- YARN 设置
- Mesos 设置
- Kubernetes 设置
- Docker 设置
- 亚马逊网络服务(AWS)
- Google Compute Engine 设置
- 先决条件
- 在 Google Compute Engine 上部署 Flink
- MapR 设置
- Hadoop 集成
- JobManager 高可用性(HA)
- 状态和容错
- 检查点
- 保存点
- 状态后台
- 调整检查点和大状态
- 配置
- 生产准备清单
- 命令行界面
- Scala REPL
- Kerberos 身份验证设置和配置
- SSL 设置
- 文件系统
- 升级应用程序和 Flink 版本
- 调试和监控
- 度量
- 如何使用日志记录
- 历史服务器
- 监控检查点
- 监测背压
- 监控 REST API
- 调试 Windows 和事件时间
- 调试类加载
- 应用程序分析
- 使用 Java Flight Recorder 进行性能分析
- 使用 JITWatch 进行分析
- Flink Development
- 将 Flink 导入 IDE
- 从 Source 建立 Flink
- 内幕
- 组件堆栈
- 数据流容错
- 工作和调度
- 任务生命周期
- 文件系统
- 实现
- 坚持保证
- 更新文件内容
- 覆盖文件
- 线程安全
事件时间/处理时间/摄取时间
Flink 在流处理节目中支持不同的 时间 概念。
- 处理时间: 处理时间是指执行相应 算子操作的机器的系统时间。
当流程序在处理时间运行时,所有基于时间的 算子操作(如时间窗口)将使用运行相应算子的机器的系统时钟。每小时处理时间窗口将包括在系统时钟指示整个小时之间到达特定算子的所有记录。例如,如果应用程序在上午 9:15 开始运行,则第一个每小时处理时间窗口将包括在上午 9:15 到上午 10:00 之间处理的事件,下一个窗口将包括在上午 10:00 到 11:00 之间处理的事件,因此上。
处理时间是最简单的时间概念,不需要流和机器之间的协调。它提供最佳性能和最低延迟。但是,在分布式和异步环境中,处理时间不提供确定性,因为它容易受到记录到达系统的速度(例如从消息队列)到记录在系统内的算子之间流动的速度的影响。和停电(预定或其他)。
- 事件时间: 事件时间是每个事件在其生产设备上发生的时间。此时间通常在进入 Flink 之前嵌入记录中,并且 可以从每个记录中提取该 事件时间戳 。在事件时间,时间的进展取决于数据,而不是任何挂钟。事件时间程序必须指定如何生成 事件时间水印 ,这是表示事件时间进度的机制。该水印机制在 下面 的后面部分中描述。
在一个完美的世界中,事件时间处理将产生完全一致和确定的结果,无论事件何时到达,或者它们的排序。但是,除非事件已知按顺序到达(按时间戳),否则事件时间处理会在等待无序事件时产生一些延迟。由于只能等待一段有限的时间,因此限制了确定性事件时间应用程序的可能性。
假设所有数据都已到达,事件时间 算子操作将按预期运行,即使在处理无序或延迟事件或重新处理历史数据时也会产生正确且一致的结果。例如,每小时事件时间窗口将包含带有落入该小时的事件时间戳的所有记录,无论它们到达的顺序如何,或者何时处理它们。(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有关 迟发事件 的部分。)
请注意,有时当事件时间程序实时处理实时数据时,它们将使用一些 处理时间 算子操作,以确保它们及时进行。
- 摄取时间: 摄取时间是事件进入 Flink 的时间。在源算子处,每个记录将源的当前时间作为时间戳,并且基于时间的 算子操作(如时间窗口)引用该时间戳。
摄取时间 在概念上位于 事件时间 和 处理时间之间 。与 处理时间 相比 ,它稍贵一些,但可以提供更可预测的结果。因为 摄取时间 使用稳定的时间戳(在源处分配一次),所以对记录的不同窗口 算子操作将引用相同的时间戳,而在 处理时间中, 每个窗口算子可以将记录分配给不同的窗口(基于本地系统时钟和任何运输延误)。
与 事件时间 相比, 摄取时间 程序无法处理任何无序事件或后期数据,但程序不必指定如何生成 水印 。
在内部, 摄取时间 与 事件时间 非常相似,但具有自动时间戳分配和自动水印生成函数。
设定时间特征
Flink DataStream 程序的第一部分通常设置基本 时间特性 。该设置定义了数据流源的行为方式(例如,它们是否将分配时间戳),以及窗口 算子操作应该使用的时间概念 KeyedStream.timeWindow(Time.seconds(30))
。
以下示例显示了一个 Flink 程序,该程序在每小时时间窗口中聚合事件。窗口的行为适应时间特征。
final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env =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getExecutionEnvironment();
env.setStreamTimeCharacteristic(TimeCharacteristic.ProcessingTime);
// alternatively:
// env.setStreamTimeCharacteristic(TimeCharacteristic.IngestionTime);
// env.setStreamTimeCharacteristic(TimeCharacteristic.EventTime);
DataStream<MyEvent> stream = env.addSource(new FlinkKafkaConsumer09<MyEvent>(topic, schema, props));
stream
.keyBy( (event) -> event.getUser() )
.timeWindow(Time.hours(1))
.reduce( (a, b) -> a.add(b) )
.addSink(...);
val env =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getExecutionEnvironment
env.setStreamTimeCharacteristic(TimeCharacteristic.ProcessingTime)
// alternatively:
// env.setStreamTimeCharacteristic(TimeCharacteristic.IngestionTime)
// env.setStreamTimeCharacteristic(TimeCharacteristic.EventTime)
val stream: DataStream[MyEvent] = env.addSource(new FlinkKafkaConsumer09[MyEvent](topic, schema, props))
stream
.keyBy( _.getUser )
.timeWindow(Time.hours(1))
.reduce( (a, b) => a.add(b) )
.addSink(...)
请注意,为了在 事件时间 运行此示例,程序需要使用直接为数据定义事件时间的源并自行发出水印,或者程序必须在源之后注入 时间戳分配器和水印生成器 。这些函数描述了如何访问事件时间戳,以及事件流表现出的无序程度。
以下部分描述了 时间戳 和 水印 背后的一般机制。有关如何在 Flink DataStream API 中使用时间戳分配和水印生成的指南,请参阅 生成时间戳/水印 。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