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读者对象
- 如何阅读本书
- 勘误和支持
- 致谢
- 第 1 篇 高性能网站构建
- 第 1 章 深入理解 DNS 原理与部署 BIND
- 第 2 章 全面解析 CDN 技术与实战
- 第 3 章 负载均衡和高可用技术
- 第 4 章 配置及调优 LVS
- 第 5 章 使用 HAProxy 实现 4 层和 7 层代理
- 第 6 章 实践 Nginx 的反向代理和负载均衡
- 第 7 章 部署商业负载均衡设备 NetScaler
- 第 8 章 配置高性能网站
- 第 9 章 优化 MySQL 数据库
- 第 2 篇 服务器安全和监控
- 第 10 章 构建企业级虚拟专用网络
- 第 11 章 实施 Linux 系统安全策略与入侵检测
- 第 12 章 实践 Zabbix 自定义模板技术
- 第 13 章 服务器硬件监控
- 第 3 篇 网络分析技术
- 第 14 章 使用 tcpdump 与 Wireshark 解决疑难问题
- 第 15 章 分析与解决运营商劫持问题
- 第 16 章 深度实践 iptables
- 第 4 篇 运维自动化和游戏运维
- 第 17 章 使用 Kickstart 完成批量系统安装
- 第 18 章 利用 Perl 编程实施高效运维
- 第 19 章 精通 Ansible 实现运维自动化
- 第 20 章 掌握端游运维的技术要点
- 第 21 章 精通手游运维的架构体系
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最佳实践 98:理解游戏运维体系发展历程
在上一个最佳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大型端游的架构技术,可以看到组件种类多、角色复杂、组件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关联性大。和所有运维体系的发展过程一样,网络游戏,特别是端游,经历了以下的发展过程。
- 手工操作、人海战术。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没有任何辅助的批量化管理工具和平台,完全由运维人员登录到服务器上,通过 Linux 命令行或者 Windows 窗口化工具来部署游戏程序。由此可以看出,这个阶段耗费了大量人力、每个工程师可运维服务器数量过低、操作不规范容易出错。
- 可操作阶段。随着游戏规模的增加、游戏服务器数量的增长,纯手工操作已经跟不上业务的要求了。此时需要构建一系列批量管理平台,使得运维人员通过操作平台即可管理批量服务器、批量部署游戏程序、开区合服等操作。这个阶段以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目标。
- 可控制阶段。游戏批量部署后,通过构建全方位的监控系统,能够让运维人员快速准确地发现和定位故障,提高运维稳定性。
- 可管理阶段。在完成了可操作、可控制的目标后,通过引入 ITIL、安全标准、项目管理知识等,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运维体系,在流程和安全性方面全面提升。
以上的 4 个环节,是逐步扩展和丰富的过程,每一个后续过程以前一个过程的实现为基础,在运维质量、效率、全面性、合规性方面进行补充和优化。
以盛大游戏为例,我们实践各个层次的运维体系的发展过程如图 20-2 所示。
图 20-2 盛大游戏运维体系的发展历程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