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读者对象
- 如何阅读本书
- 勘误和支持
- 致谢
- 第 1 篇 高性能网站构建
- 第 1 章 深入理解 DNS 原理与部署 BIND
- 第 2 章 全面解析 CDN 技术与实战
- 第 3 章 负载均衡和高可用技术
- 第 4 章 配置及调优 LVS
- 第 5 章 使用 HAProxy 实现 4 层和 7 层代理
- 第 6 章 实践 Nginx 的反向代理和负载均衡
- 第 7 章 部署商业负载均衡设备 NetScaler
- 第 8 章 配置高性能网站
- 第 9 章 优化 MySQL 数据库
- 第 2 篇 服务器安全和监控
- 第 10 章 构建企业级虚拟专用网络
- 第 11 章 实施 Linux 系统安全策略与入侵检测
- 第 12 章 实践 Zabbix 自定义模板技术
- 第 13 章 服务器硬件监控
- 第 3 篇 网络分析技术
- 第 14 章 使用 tcpdump 与 Wireshark 解决疑难问题
- 第 15 章 分析与解决运营商劫持问题
- 第 16 章 深度实践 iptables
- 第 4 篇 运维自动化和游戏运维
- 第 17 章 使用 Kickstart 完成批量系统安装
- 第 18 章 利用 Perl 编程实施高效运维
- 第 19 章 精通 Ansible 实现运维自动化
- 第 20 章 掌握端游运维的技术要点
- 第 21 章 精通手游运维的架构体系
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最佳实践 56:使用 OpenVPN 创建 Site-to-Site 的 VPN
Site-to-Site(站点到站点)VPN,用于连接两个或者多个地域上不同的局域网 LAN,每个 LAN 有一台 OpenVPN 服务器作为接入点,组成虚拟专用网络,使得不同 LAN 里面的主机和服务器能够互相通信。
一个典型的 Site-to-Site 的 VPN 物理架构如图 10-11 所示。
图 10-11 典型的 Site-to-Site VPN 物理架构图
在部署 Site-to-Site VPN 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在所有 VPN 的接入点,把系统路由转发打开。
- 在所有 VPN 的接入点,在 tun0 端口和内网端口全部配置成 NAT 模式,这样可以极大地简化 VPN 路由设置。
- 在所有 VPN 的接入点,把 iptables 转发设置为允许。
- 每个 LAN 的主机,通过设置静态路由或者默认路由,把到对端 LAN 的访问下一跳指向到本 LAN 的接入点服务器的内网 IP。
关于以上几点,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考前一个最佳实践的方法。
在此,把本架构中的 VPN 客户端 x.y.z.28 配置文件贴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root@localhost openvpn]# cat vpnclient.conf client dev tun proto udp remote a.b.c.239 1194 resolv-retry infinite nobind persist-key persist-tun ca /etc/openvpn/ca.crt cert /etc/openvpn/vpnclient1.crt key /etc/openvpn/vpnclient1.key ns-cert-type server tls-auth /etc/openvpn/ta.key 1 comp-lzo verb 4 route-delay 2 keepalive 10 120 log-append /var/log/openvpn/openvpn.log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