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 组织的目的,就是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然而,不是任何一群平凡的人聚集到一起,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甚至一群优秀的人聚集到一起,也可能只是一个平庸的组织。
目录
- 开篇词 | 卓越的团队,必然有一个卓越的领导者
- 大咖对话 | 万玉权:如何招到并培养核心人才
- 大咖对话 | 万玉权:高效团队的关键,以目标为导向,用数据来说话
- 大咖对话 | 不可替代的 Java:生态与程序员是两道护城河
- 大咖对话 | 从几个工程师到 2000+个工程师的技术团队成长秘诀
- 大咖对话 | 以产生价值判断工程师贡献 - 读者留言精选
- 大咖对话 | 余沛:打造以最佳交付实践为目标的技术导向
- 大咖对话 | 余沛:进阶 CTO 必备的素质与能力
- 大咖对话 | 刘俊强:云计算时代技术管理者的应对之道
- 大咖对话 | 刘俊强:谈谈我对 2019 年云计算趋势的看法
- 大咖对话 | 创业就是把自己过去的经验快速的产品化
- 大咖对话 | 如何打造自我驱动型的技术团队?
- 大咖对话 | 如何高效管理 8000+规模的技术团队
- 大咖对话 | 季昕华:以不变的目的应对多变的技术浪潮
- 大咖对话 | 对人才的长期投资是人才体系打造的根本
- 大咖对话 | 张建锋:创业可以快而大,也可以小而美
- 大咖对话 | 彭跃辉:保持高效迭代的团队是如何炼成的
- 大咖对话 | 彭跃辉:解决用户痛点就是立足于市场的秘诀
- 大咖对话 | 徐毅:如何提升员工的活力与动力
- 大咖对话 | 徐毅:打造高效研发团队的五个维度及相关实践
- 大咖对话 | 技术人创业前衡量自我的 3P3C 模型
- 大咖对话 | 技术人真正需要的是升维思考
- 大咖对话 | 技术管理者应该向优秀的体育教练学习
- 大咖对话 | 未来技术负责人与首席增长官将如何协作?
- 大咖对话 | 李昊:创业公司如何做好技术团队绩效考核?
- 大咖对话 | 李智慧:技术人如何应对 互联网寒冬
- 大咖对话 | 杨育斌:技术领导者要打造技术团队的最大化价值
- 大咖对话 | 池建强:做产品不要执着于打造爆款
- 大咖对话 | 焦烈焱:从四个维度更好的激发团队创造力
- 大咖对话 | 玉攻:四个维度看小程序与 App 的区别
- 大咖对话 | 王坚:我从不吃后悔药
- 大咖对话 | 王平:从人、事、价值观、文化等维度看技术团队转型
- 大咖对话 | 王平:如何快速搭建核心技术团队
- 大咖对话 | 王鹏云:技术人创业该如何选择合伙人?
- 大咖对话 | 王鹏云:管理方式的差异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商业价值
- 大咖对话 | 王龙:利用 C 端连接 B 端实现产业互联网是下半场的重中之重
- 大咖对话 | 童剑:用合伙人管理结构打造完美团队
- 大咖对话 | 管理者是首席铲屎官?
- 大咖对话 | 胡哲人:技术人创业要跨过的思维坎
- 大咖对话 | 袁店明:如何将打造自组织团队落诸实践
- 大咖对话 | 袁店明:打造高效研发团队的五个要点
- 大咖对话 | 让团队成员持续的 enjoy
- 大咖对话 | 谢孟军:技术人如何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 大咖对话 | 谭待:架构的本质是折中
- 大咖对话 | 陈天石:AI 芯片需要技术和资本的双重密集支撑
- 大咖对话 | 陈斌:如何打造高创造力、高动力的技术团队
- 大咖对话 | 陶真:技术人要爱上问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解决方案
- 大咖对话 | 韩军:CTO 转型 CEO 如何转变思路
- 大咖对话 | 项目成功的秘诀 - 技术产品双头负责制
- 大咖对话 | 顾旻曼:投资时我们更多地是在找优秀的团队
- 大咖对话 | 高斌:过分渲染会过度拉高大众对人工智能的期望
- 大咖问答 | 发现下一个小米,不是只能靠运气
- 大咖问答 | 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你也可以
- 新春特辑 1 | 卓越 CTO 必备的能力与素质
- 新春特辑 2 | 如何成长为优秀的技术管理者?
- 新春特辑 3 | 如何打造高质效的技术团队?
- 新春特辑 4 | 如何打造高效的研发流程与文化?
- 新春特辑 5 | 如何做好人才的选育用留?
- 温故而知新 | 一键直达,六大文章主题索引
- 第 1 讲 | 你的能力模型决定你的职位
- 第 2 讲 | 七位 CTO 纵论技术领导者核心能力
- 第 3 讲 | CEO 实话实说:我需要这样的 CTO
- 第 4 讲 | 技术领导者不等于技术管理者
- 第 5 讲 | CTO 的三重境界
- 第 6 讲 | 像 CEO 一样思考
- 第 7 讲 | 要制定技术战略,先看清局面
- 第 8 讲 | 技术领导力就是 成事 的能力
- 第 9 讲 | CTO 是商业思维和技术思维交汇的那个点
- 第 10 讲 | 创业公司 CTO 的认知升级
- 第 11 讲 | 最合适的技术才是最有价值的技术
- 第 12 讲 | 谈谈 CTO 在商业战略中的定位
- 第 13 讲 | 把脉高效执行的关键要素
- 第 15 讲 | 定制高效研发流程
- 第 16 讲 | 培养中层团队的管理认知
- 第 17 讲 | 团队成长要靠技巧和体系
- 第 18 讲 | 做到这四点,团队必定飞速成长
- 第 19 讲 | 将企业打造成一所终身大学
- 第 20 讲 | 论团队管理与共同升级
- 第 100 讲 | 徐裕键:团队文化建设,保持创业公司的战斗力
- 第 101 讲 | 刘俊强:领导力提升指南之培养积极的态度
- 第 102 讲 | 姚从磊:巧用 AARRR 模型,吸引优秀技术人才(一)
- 第 103 讲 | 姚从磊:巧用 AARRR 模型,吸引优秀技术人才(二)
- 第 104 讲 | 姚从磊:巧用 AARRR 模型,吸引优秀技术人才(三)
- 第 105 讲 | 姚从磊:巧用 AARRR 模型,吸引优秀技术人才(四)
- 第 106 讲 | 程军:技术人的「知行合一」(一)
- 第 107 讲 | 刘俊强:消除压力的七种方法
- 第 108 讲 | 谢呈:技术高手转身创业的坑和坡
- 第 109 讲 | 谢呈:关于垂直互联网创业的一些经验之谈
- 第 110 讲 | 成敏:创业公司为什么会技术文化产品缺失
- 第 111 讲 | 蔡锐涛:从 0 到 1 再到 100,创业不同阶段的技术管理思考
- 第 112 讲 | 刘俊强:必知绩效管理知识之绩效管理循环
- 第 113 讲 | 程军:技术人的「知行合一」(二)
- 第 114 讲 | 成敏:谈谈不同阶段技术公司的特点
- 第 115 讲 | 成敏:打造优秀团队与文化的三个推手
- 第 116 讲 | 刘俊强:必知绩效管理知识之绩效目标的制定
- 第 117 讲 | 程军:技术人的「知行合一」(三)
- 第 118 讲 | 吴铭:成本评估是技术 leader 的关键素质
- 第 119 讲 | 汤力嘉:CTO 如何进行产品决策(一)
- 第 120 讲 | 刘俊强:必知绩效管理知识之绩效数据收集(上)
- 第 121 讲 | 刘俊强:必知绩效管理知识之绩效数据收集(下)
- 第 122 讲 | 黄伟坚:创业中那些永远回避不了的问题
- 第 123 讲 | 黄伟坚:用系统性思维看待创业
- 第 124 讲 | 刘俊强:必知绩效管理知识之评定绩效
- 第 125 讲 | 洪强宁:从程序员到架构师,从架构师到 CTO(一)
- 第 126 讲 | 洪强宁:从程序员到架构师,从架构师到 CTO(二)
- 第 127 讲 | 刘俊强:必知绩效管理知识之绩效沟通(一)
- 第 128 讲 | 王坚:年轻人永远是创新的主体
- 第 129 讲 | 刘俊强:必知绩效管理知识之绩效沟通(二)
- 第 130 讲 | 刘俊强:必知绩效管理知识之绩效沟通(三)
- 第 131 讲 | 汤力嘉:CTO 如何在产品方面进行决策(二)
- 第 132 讲 | 徐函秋:转型技术管理者初期的三大挑战(一)
- 第 133 讲 | 徐函秋:转型技术管理者初期的三大挑战(二)
- 第 134 讲 | 刘建国:我各方面做得都很好,就是做不好向上沟通
- 第 135 讲 | 钮博彦:软件研发度量体系建设(一)
- 第 136 讲 | 钮博彦:软件研发度量体系建设(二)
- 第 137 讲 | 成敏:创业者不要成为自己公司产品技术文化的破坏者
- 第 138 讲 | 于艺:以生存为核心,B 端产品的定位心法
- 第 139 讲 | 成敏:创业者应该具备的认知与思维方式
- 第 140 讲 | 袁店明:创业产品必须迈过的鸿沟
- 第 141 讲 | 徐毅:五星级软件工程师的高效秘诀(一)
- 第 142 讲 | 徐毅:五星级软件工程师的高效秘诀(二)
- 第 143 讲 | 徐毅:技术 Leader 应该具备的能力或素质
- 第 144 讲 | 于艺: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与动力
- 第 145 讲 | 李列为:技术人员的商业思维
- 第 146 讲 | 刘天胜:打造高效团队,关键在于平衡人、事和时间(一)
- 第 147 讲 | 刘天胜:打造高效团队,关键在于平衡人、事和时间(二)
- 第 148 讲 | 肖德时:创业团队技术领导者必备的十个领导力技能(上)
- 第 149 讲 | 肖德时:创业团队技术领导者必备的十个领导力技能(下)
- 第 14 讲 | 从零开始搭建轻量级研发团队
- 第 150 讲 | 暨家愉:技术人如何快乐的自我成长(上)
- 第 151 讲 | 暨家愉:技术人如何快乐的自我成长(下)
- 第 152 讲 | 施翔:如何打造 7*24 高效交付通道(上)
- 第 153 讲 | 施翔:如何打造 7*24 高效交付通道(下)
- 第 154 讲 | 谢东升:说说技术管理者从外企到民企的挑战
- 第 155 讲 | 王可光:如何搭建初创团队之人才关
- 第 156 讲 | 成敏:技术人转型管理的两大秘诀
- 第 157 讲 | 成敏:技术人才的管理公式
- 第 158 讲 | 胡峰:人到中年:失业与恐惧
- 第 159 讲 | 黄云:技术管理者如何科学的做好向上管理
- 第 160 讲 | 胡键:创业公司需要高凝聚力高绩效的技术团队
- 第 161 讲 | 卢亿雷: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该如何打造高效的研发流程体系
- 第 162 讲 | 王海亮:提升技术团队效率的 5 个提示(上)
- 第 163 讲 | 王海亮:提升技术团队效率的 5 个提示(下)
- 第 164 讲 | 陈崇磐:心理成熟度 - 创业公司识人利器
- 第 165 讲 | 陈崇磐:管事与管人 - 如何避开创业公司组队陷阱
- 第 166 讲 | 俞圆圆:合格 CTO 应该做好的 5 件事(上)
- 第 167 讲 | 俞圆圆:合格 CTO 应该做好的 5 件事(下)
- 第 168 讲 | 余加林:从技术人到创业合伙人必备的三个维度的改变
- 第 169 讲 | 高琦:如何给研发打绩效不头疼而又公正?(上)
- 第 170 讲 | 高琦:如何给研发打绩效不头疼而又公正?(下)
- 第 171 讲 | 邱良军:如何有效地找到你心仪的人才
- 第 172 讲 | 于人:研发团队人均产能 3 年提升 3.6 倍的秘诀(上)
- 第 173 讲 | 于人:研发团队人均产能 3 年提升 3.6 倍的秘诀(下)
- 第 174 讲 | 邱良军:打造高效技术团队,你准备好了吗!
- 第 175 讲 | 邱良军:打造高效技术团队的人才招聘攻略
- 第 176 讲 | 胡键:创业公司如何打造高凝聚力高绩效的技术团队:组织篇
- 第 177 讲 | 胡键:创业公司如何打造高凝聚力高绩效的技术团队:工具篇
- 第 178 讲 | 马连浩:用人的关键在于用人所长,而非改人之短
- 第 179 讲 | 张矗:技术管理者必经的几个思维转变
- 第 180 讲 | 钟忻:成为 温格 —聊聊如何当好 CTO
- 第 181 讲 | 姚威:技术团队管理中关于公平的五个核心准则
- 第 182 讲 | 谢文杰:区块链的下一个十年
- 第 183 讲 | 薛文植:技术管理的本质—要做尊重人性的管理
- 第 184 讲 | 狼叔:2019 年前端和 Node 的未来—大前端篇(上)
- 第 185 讲 | 狼叔:2019 年前端和 Node 的未来—大前端篇(下)
- 第 186 讲 | 赵晓光:如何培养团队竞争力(上)
- 第 187 讲 | 赵晓光:如何培养团队竞争力(下)
- 第 188 讲 | 张嵩:从心理学角度看待小中型团队的管理
- 第 189 讲 | 狼叔:2019 年前端和 Node 的未来—Node.js 篇(上)
- 第 190 讲 | 狼叔:2019 年前端和 Node 的未来—Node.js 篇(下)
- 第 191 讲 | 肖冰:如何建立高信任度的团队
- 第 192 讲 | 崔俊涛:如何做好技术团队的激励(上)
- 第 193 讲 | 崔俊涛:如何做好技术团队的激励(下)
- 第 194 讲 | 刘俊强:2019 年云计算趋势对技术人员的影响
- 第 195 讲 | 吴晖:企业 B2B 服务打磨的秘诀—ESI
- 第 196 讲 | 邱良军:关于做好技术团队管理的几点思考
- 第 197 讲 | 邱良军:做好研发管理的 3 个关键
- 第 198 讲 | 徐林:通过快速反馈建立充满信任的技术团队
- 第 199 讲 | 宝玉:怎样平衡软件质量与时间成本范围的关系?
- 第 200 讲 | 邱良军:沟通,沟通,还是沟通(上)
- 第 201 讲 | 邱良军:沟通,沟通,还是沟通(下)
- 第 202 讲 | 陈嘉佳:奈飞文化宣言(上)
- 第 203 讲 | 陈嘉佳:奈飞文化宣言(下)
- 第 204 讲 | 邱良军:从小处着眼,修炼文化价值观
- 第 205 讲 | 邵浩:人工智能新技术如何快速发现及落地(上)
- 第 206 讲 | 邵浩:人工智能新技术如何快速发现及落地(下)
- 第 207 讲 | 许良:科创板来了,我该怎么办?
- 第 208 讲 | 陈阳:科创板投资,未来哪些行业受益最大?
- 第 21 讲 | 绩效管理的目标不仅仅是绩效考核
- 第 22 讲 | 验证研发团队价值的绩效考核机制
- 第 23 讲 | 产品技术团队 OKR 使用法则
- 第 24 讲 | 996、987,程序员加班文化你怎么看?
- 第 25 讲 | 建立有效的员工淘汰机制
- 第 26 讲 | 让细节的 病毒 感染你的团队
- 第 27 讲 | 如何在不同组织文化下推行技术管理
- 第 28 讲 | 业务高速增长期的团队管理: 知轻重、重绸缪、调缓急
- 第 29 讲 | 被 80%的人误解的工程师文化
- 第 30 讲 | 关于工程师文化的六个问题
- 第 31 讲 | 五位技术领导者的文化构建实战
- 第 32 讲 | 文化是管理的那只无形之手
- 第 33 讲 | 选对的人,做正确的事情
- 第 34 讲 | 打好技术团队搭建的基础
- 第 35 讲 | 做个合格的技术岗位面试官
- 第 36 讲 | 高潜力人才 的内部培养
- 第 37 讲 | 技术创业该如何选择赛道
- 第 38 讲 | CTO 要掌握的产品哲学:理性与人性的权衡
- 第 39 讲 | 从客户价值谈技术创新
- 第 40 讲 | 技术人投身创业公司之前,应当考虑些什么?
- 第 41 讲 | 技术人创业前要问自己的六个问题
- 第 42 讲 | 团队激励之分配好你的奖金
- 第 43 讲 | 通过积分考核提升技术团队的绩效
- 第 44 讲 | 空降技术高管的 择业七计
- 第 45 讲 | 选好人生下一站 - CTO 空降上篇
- 第 46 讲 | 走出 至暗时刻 - CTO 空降下篇
- 第 47 讲 | 空降领导者平稳落地要做的四道题(上)
- 第 48 讲 | 空降领导者平稳落地要做的四道题(下)
- 第 49 讲 | 打造高效的研发组织架构: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事(一)
- 第 50 讲 | 你的研发流程符合你的组织架构吗?谈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事(二)
- 第 51 讲 | 聊聊研发流程管理中的那些坑: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事(三)
- 第 52 讲 | 数据如何驱动研发高效运转?谈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事(四)
- 第 53 讲 | 如何打造高效且敏捷的组织文化?谈高效研发流程那些亊(五)
- 第 54 讲 | 打造高速运转的迭代机器:现代研发流程体系打造(一)
- 第 55 讲 | 用机器打造迭代机器:现代研发流程体系打造(二)
- 迭代机器里的流水线
- 第 56 讲 | 有了敏捷开发,那交付期限去哪儿了?
- 敏捷开发宣言
- 期限之殇
- 其他行业的启示
- 第 57 讲 | 敏捷中的期限之殇,软件业该怎么做?
- 1. 将进度要素纳入敏捷开发
- 2. 软件研发的关键里程碑
- 3. 跟踪、响应和及时沟通
- 4. 按期交付的激励
- 第 58 讲 | 如何打造个人技术品牌?
- 第 59 讲 | 技术演讲,有章可循
- 第 60 讲 | 正确对待技术演讲中的失误
- 1. 接受不完美的演讲
- 2. 演讲前的准备必须慎重
- 3. 演讲后的复盘必不可少
- 第 61 讲 | 刘俊强:技术最高决策者应该关注技术细节吗?
- CTO 的使命与职责
- 是否应该关注技术细节?
- 写在后面
- 第 62 讲 | 张溪梦:技术领袖需要具备的商业价值思维
- 1. 思维的进化:以支持各部门为中心(Focus inside the wall)—以客户为中心(Focus outside the wall)
- 2. 技术领导力的进化:研发的能力(I can build everything)—整合的能力(I will leverage others)
- 3. 视野的进化:仅聚焦某部门或职能 (Biz function focused)—连接企业各部门(Cross enterprise)
- 4. 角色的进化:关注交付、实施和执行(Keep the lights on)—商业战略导向(Strategic partnership)
- 第 63 讲 | 未来组织形态带来的领导力挑战
- VUCA 时代
- 人性与需求
- 未来的组织
- 第 64 讲 | 如何判断业务价值的高低
- 为什么关心业务价值
- 判断业务价值的高低
- 总结
- 第 65 讲 | 如何打造高效的分布式团队?
- 第 66 讲 | 如何打造有活力、持续创新的研发团队?
- 第 67 讲 | 如何打造独属自己的工程师文化?
- 第 68 讲 | 如何打造一个自组织团队?
- 第 69 讲 | 茹炳晟:QE 团队向工程效能团队转型的实践之路
- 第 70 讲 | 王昊:技术、产品、管理的不同视角
- 第 71 讲 | 王昊:什么样的人适合考虑管理角色
- 第 72 讲 | 创业公司如何招到合适的人才
- 第 73 讲 | 用数据来分析管理员工
- 第 74 讲 | 为什么给了高工资,依然留不住核心员工?
- 第 75 讲 | 刘俊强:一本正经教你如何毁掉一场技术演讲
- 第 76 讲 | 内部技术会议的价值
- 第 77 讲 | 陈晨:谈谈 Instagram 文化和文化背后的故事
- 第 78 讲 | 陈晨:团队重组过程中踩过的坑
- 第 79 讲 | 程军:从 0 到 1 打造高效技术团队的方法论
- 第 80 讲 | 马晋:技术 Leader 的持续成长
- 第 81 讲 | 游舒帆:一流团队必备的商业思维能力
- 第 82 讲 | 游舒帆:数据力,透过数据掌握公司经营大小事
- 第 83 讲 | 游舒帆:运营力,让用户出现你期待的行为
- 第 84 讲 | 游舒帆:策略力,让目标与行动具备高度一致性
- 第 85 讲 | 游舒帆:敏捷力,拥抱不确定性,与 VUCA 共舞
- 第 86 讲 | 刘俊强:管理者必备的高效会议指南(上)
- 第 87 讲 | 刘俊强:管理者必备的高效会议指南(下)
- 第 88 讲 | 刘俊强:做好一对一沟通的关键要素(上)
- 第 89 讲 | 刘俊强:做好一对一沟通的关键要素(下)
- 第 90 讲 | 程军:打造高效技术团队之招人
- 第 91 讲 | 程军:打造高效技术团队之做事
- 第 92 讲 | 成敏:技术负责人如何做优先级决策
- 第 93 讲 | 兰军:团队研发效率低下的要因分析
- 第 94 讲 | 兰军:提升产品团队研发效率的实践(上)
- 第 95 讲 | 兰军:提升产品团队研发效率的实践(下)
- 第 96 讲 | 阿禅:工程师转型产品经理可能踩到的 坑
- 第 97 讲 | 阿禅:工程师转型产品经理的必备思维
- 第 98 讲 | 徐裕键:业务高速增长过程中的团队迭代
- 第 99 讲 | 徐裕键:业务高速增长过程中的技术演进
- 结束篇 | 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要乘风与你同往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